Search

這部電影的美,不是什麼為藝術獻身的美,是它拍出了某些日子能像被標註了一樣,提煉成一段小調的輕快,獨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這部電影的美,不是什麼為藝術獻身的美,是它拍出了某些日子能像被標註了一樣,提煉成一段小調的輕快,獨立於困苦的生命裡。

《只有悲傷才是美麗的》很美,因為主角每一次的看見都是一期一會。與其說它在講一個天才鋼琴家的真實故事,不如說它讓我們看到一個傑出藝術者他所感受的所有細節,都迸發出水泥縫中鮮花的壯美。當我們以他的角度看世界時,才感受到一顆種子從地面竄出的意志,比起遍地的野生野長,有些人的存在是為讓人看到天空。

這個述說世界知名盲人鋼琴師米提克柯許的傳記電影。導演則是讓你感受他感受到的強烈細節、讓你領略他的狂喜、讓你同溫他成名後的寥落。當他彈琴時,他不只一次告訴身旁的人,「這琴鍵彈下去是紅色;那個鍵彈下去則是黃色……。」彷彿有油畫的筆開始隨音符說話,

你可以因此感受到他母親牽著年幼時的他,走過深秋時的草原,儘管那是那對母子的離別前;儘管那時他眼睛還沒全瞎,可以依稀看到人影與光暈。那條路有著鮮亮陽光又深邃的綠,但美得讓人預感悲傷是否快要到來。

就是這樣寫生般的敘事法,你可以了解他為何一直想飛,為何會像希臘神話裡的伊卡洛斯,因太陽的美,而忘記翅膀會燒毀。

當他人生中感覺踏實時,畫面會因記憶而染上幾抹重彩,在他即將失明前,以心去看到的那幾幕,簡直像梵谷的畫一樣,無論是麥田還是星空,都是心靈的顏色。

一般的視角總是看故事悲劇了沒,但《只有悲傷才是美麗的》則讓人看到因濁重的才能孕育出的輕盈之美。一個29歲的生命所乘載的勝過多少在漫長歲月中所磨光的熱情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